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宁住房公积金2024年年度报告出炉 全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4.92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3:10:00    



日前,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南宁住房公积金2024年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2024年南宁住房公积金运行等情况,包括支持异地购房提取、优化租房提取机制等创新举措。数据显示,2024年,新建商品住房首套和二套房贷款最高额度分别提升至90万元和80万元。全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4.92亿元,提取额110.59亿元,其中租房提取占比11.71%。报告还披露了机构运行、业务数据及多项惠民新政。


39.72万人提取住房公积金


去年,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多项政策,在细化原有政策、夯实既有基础的同时,聚合惠民政策、突出保障作用。


缴存方面,2024年,新开户单位3058家,新开户职工8.28万人,缴存额144.81亿元。截至2024年末,缴存总额1314.2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38%;缴存余额412.5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05%。


提取方面,2024年,39.72万名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取额11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提取额占当年缴存额的76.37%,比上年增加1.24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末,提取总额901.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98%。


贷款方面,2024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0.44万笔24.92亿元,回收个人住房贷款35.12亿元。截至2024年末,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7.46万笔567.38亿元,贷款余额335.48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缴存余额的81.32%。


支持改善住房


提取金额中,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14.11%,偿还购房贷款本息占48.39%,租赁住房占11.71%。提取职工中,中、低收入占99.20%,高收入占0.80%。


个人住房贷款方面,2024年,支持职工购建房47.97万平方米(含公转商贴息贷款),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占有率(含公转商贴息贷款)为8.00%。职工通过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节约购房利息支出28632.98万元。


贷款笔数中,购房建筑面积90(含)平方米以下占25.72%,90—144(含)平方米占69.88%,144平方米以上占4.40%。购买新房占61.65%,购买二手房占38.30%,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0.05%。


主借款人中,30岁(含)以下占51.78%,30—40岁(含)占38.28%,40—50岁(含)占8.36%,50岁以上占1.58%;购买首套住房申请贷款占84.05%,购买二套及以上申请贷款占15.95%;中、低收入占99.38%,高收入占0.62%。


优化惠民政策


2024年,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租购并举,满足缴存人基本住房需求,贷款额度显著提升。根据《广西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及新建商品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的通知》,南宁行政区内购买新建商品房的首套房贷款额度从80万元提升至90万元,二套房同步提升至80万元,进一步满足当前购房者的资金需求,有效降低首付压力。此外,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还额外给予10万—20万元的额度上浮,体现了政策对多孩家庭的倾斜支持。


在支持缴存人租房提取和购房提取方面,支持新市民、青年人、城镇住房收入困难家庭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缴存人按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优化租房提取支付机制,扩大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的试点范围。2024年共办理租房提取48.04万笔,提取金额12.95亿元。支持符合条件的购房人提取公积金直付购买新建预售商品住房首付款;2024年共办理“提取付首付”业务1092笔,提取金额1.31亿元。完善异地购房提取政策,对异地购房提取和偿还异地住房贷款本息提取不再设置地域、户籍等条件。此外,聚焦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刚性购房需求,南宁市行政区域范围内首套新建商品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90万元,统一首套和第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调整缴存职工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15%。


线上办理率超95%


技术赋能成为提升服务效率的关键。《报告》显示,南宁公积金线上办理体系已覆盖71项服务,提取业务网办率超过95%,2024年发送服务短信超900万条。同时,通过与13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对接,商贷提取实现线上智能审批。这种“零跑腿”服务模式不仅便利群众,也大幅降低了行政成本。此外,系统还建立了动态风险预警机制,在提升便捷度的同时保障资金安全,实现了“便民+风控”的双轮驱动。


图片

1.《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2.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楞塘村站—龙岗站)热滑成功
3.激发创新活力 赋能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助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尹海明 通讯员 李异峰

编辑丨黄运明

校对丨黄晓霞
二审丨奚林忠
三审丨陈满运 王黎黎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