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医院招聘误发内部信息反获好评,求职者就需要这样的“敞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8:24:00    

近日,据九派新闻等媒体报道,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为一则招聘公告引起广泛关注。其招聘岗位备注需求用语十分直白,直接表明“有博士就不要硕士”“科室内就3个医生,无法发展”“科内有一名非常优秀的研究生”等等。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见过最真诚的招聘公告莫过于此”“建议全国推广,就喜欢这种敞亮的”“直白点对大家都好”。

医院误发的科室2025年用人计划需求摸底汇总表 来源:九派新闻

这家医院的招聘方式,果然如此“有个性”吗?真相却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事件引发关注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布说明,相关信息其实是医院向各科室摸底用人需求的结果,而非正式招聘标准,上传到医院官网是“工作人员的失误”所致。对此,医院方面还表示“对有意应聘相关岗位的专业人才和社会各界造成误会和不良影响,深表歉意”。

按理说,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内部信息错放到招聘公告中,确实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误解,这也是当事医院向社会公开道歉的理由。然而,在许多阅读到这份“乌龙公告”的求职者看来,他们不仅不觉得医院有道歉的必要,反而觉得这种“直白”“敞亮”的招聘方式特别好,值得更多用人单位学习推广。

如此具有反差的对比,无疑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此事背后,驱动戏剧性场面的其实是广大求职者对招聘信息透明度的强烈渴求。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对劳动者而言,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人岗匹配程度高的工作绝非易事。如果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不够明确,或者把关键需求藏在幕后,很容易让求职者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莫名碰壁,白费工夫。

从求职者的视角上看,每个人都希望在找工作时“所见即所得”,尽可能在应聘前了解岗位需求,这样既能做好充分准备,也能避免浪费“感情”。在这种情况下,这次引发关注的招聘启事,自然令人眼前一亮。

从本质上看,当前,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普遍存在不小的“信息差”,很多实质性的要求、标准,都单方面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这必然会让求职者成为就业市场上更被动的一方。

用人单位不公布这些信息,当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不论是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角度,还是从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平等雇佣关系的角度出发,社会都有理由呼吁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加强信息透明度,努力填平信息差造成的鸿沟。

图片来源: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官网

上述医院意外发布大量“内部信息”,给了各方一个观察其影响与效果的窗口。不难看出,尽管公开相关信息不是这家单位的本意,但舆论普遍对其表示出理解、赞同的态度。对医院方面而言,其中一些要求或许让人觉得难以启齿,或是暴露了某些部门人才队伍薄弱的软肋,但事实证明,公开这些信息,并未让求职者产生不适感或是对医院的“嫌弃”,反而使求职者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自己有没有应聘某岗位的实力,要不要优先考虑一些更缺人的岗位。就此而言,此次事件固然是个偶然,但其他用人单位不妨从中吸取经验,在未来做出类似的尝试与探索。

客观而言,当事医院公布的内容虽是各部门针对各自用人需求提交的“内部信息”,但其具体内容没有什么“见不得光”的成分。不过,也不排除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真的有不合理、不合法的歧视性标准,或是特意将某些岗位用于“萝卜招聘”。这样的用人单位,自然不可能主动将“内部标准”公之于众。但是,当社会逐渐形成加强招聘信息透明度的共识之时,那些恶劣的用人单位,自然更容易被暴露出来。就此而言,“敞亮”的招聘启事,也能为净化职场环境做出贡献。

来源:“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