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思哲 通讯员 钱 珍
“小区主管道老化破损,楼上邻居家的下水经常漏到我家,很是苦恼,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得到了解决。”家住马坊街道五号院居民们的感触,正是西宁市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机制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为进一步落实好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创新机制,马坊街道党工委以“四元四色”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等为抓手,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小板凳议事会”“民情解忧站”等协商议事平台,通过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诉求受理多渠道。
“真是太感谢社区工作人员了!他们主动上门帮我办理养老金认证,服务特别贴心!”家住盛世华城H区的张祯感动地说。年近八旬的张祯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最近又因摔伤行动不便,正为养老金认证的事发愁。网格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带着移动设备上门服务,他们一边耐心细致地指导操作,一边陪老人拉家常,不到半小时就帮张祯完成了认证流程。“这些年轻人想得真周到,让我这独居老人心里暖暖的。”张祯说。
马坊街道按照“接诉即办”的工作要求,认真研究梳理并归类在网格巡查、入户走访、便民热线中收集群众诉求,以一个问题推导一类问题的预防,抓“早”抓“防”,确保各类问题尽早尽快解决,让“有诉必应马上办”在基层落地见效。
近日,海湖桥西社区第三网格网格长张娟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柴达木路丰源基地小区附近发生了电路故障,影响到了辖区玉树地税新苑小区、玉树农机家属院等小区的用电。收到反馈后,网格长第一时间与小区物业及维保单位取得联系,针对反馈问题进行实地查看,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及时保证了居民的用电需求。
为及时掌握辖区居民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马坊街道打破传统服务模式,探索“向前一步”服务群众工作法,利用网格员在楼院主动收集和办理群众诉求,并积极向辖区居民群众广泛宣传街道、社区等便民服务电话及各类便民服务事项清单,为辖区居民提供“急难事马上办、就近办、贴心办”的服务,不断提升了街道治理的“温度+速度”。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