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晚,在《红旗颂》激昂的旋律中,“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在沪拉开帷幕。为期近两个月的展演中,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宁波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10支全国优秀乐团将上演20场音乐会,集中展示中国音乐事业的蓬勃生机。
历史悠久的老牌乐团和屡获国际级大奖的年轻乐团将一一登场,擦亮“上海文化”金字招牌。每支乐团都将演出一场经典作品音乐会与一场原创作品音乐会,展现各自实力与最新创作成果。展演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音乐家协会承办。除了演出,各大院团还将走进新城、深入院校,为社区居民和学生群体带来音乐会和讲座。

青年指挥家张橹职棒上海交响乐团
接受观众和时间的检验
展演首场音乐会上,青年指挥家张橹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带来《红旗颂》《黄河》《我们的世界》三部作品。今年是吕其明的《红旗颂》诞生60周年,作品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时激动人心的情景,经典的旋律历久弥新。钢琴协奏曲《黄河》由殷承宗、储望华、盛礼洪、刘庄四人根据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改编,以磅礴旋律刻绘抗战时期的苦难与抗争。《我们的世界》由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四位“80后”作曲家黄凯然、张巍、杨帆、郑阳联合创作,通过“温暖中国”“速度中国”“幸福中国”和“未来中国”四个乐章,既是对当下生活的记录,又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
“我们想通过这场音乐会展现几代中国音乐家的薪火相传,以及他们为中国交响乐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时代交响’是全国优秀乐团音乐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也是推广中国作品、培养交响乐观众的重要舞台。”

青年指挥家张橹与上海交响乐团
展演上,各乐团都将亮出拿手绝活。中国交响乐团“印象诗篇”音乐会将带来拉威尔笔下洋溢着童真幻想的《鹅妈妈》组曲,并携手歌唱家廖昌永共同演绎马勒名作《旅行者之歌》。此外,中国交响乐团大型交响套曲《山河颂》、苏州交响乐团《金鸡湖序曲》、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民族交响套曲《江河湖海颂》等“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重点扶持作品,也将在展演上接受最新检验。
全国各地的乐团都在委约新作品,怎样才能产生能经受观众和时间检验的经典?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说:“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扶持青年作曲家和打造原创作品。在我看来,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有感而发,才能用交响乐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
在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党支部书记杨飞看来,好作品是在反复上演中成为经典的。“我们希望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让当代观众同频共振的民族管弦乐作品,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演出及线上音乐厅等形式不断拓展新作影响力,期待能诞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
借全国优秀音乐人才在沪汇聚的机会,一场专业研讨会将围绕人才梯队建设、乐队职业化标准化建设、中国原创音乐作品创作展开讨论,推动新时代中国交响乐的创作和乐团建设高质量发展。贵阳交响乐团副团长曹飞说:“作为来自西南地区的一支民办公助交响乐团,期待在‘时代交响’的平台上学习宝贵的经验,让乐团更上一层楼。”

钢琴家元杰演绎钢琴协奏曲《黄河》

大提琴演奏家朱琳演绎《我们的世界》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随着AI不断发展,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实践也越来越多。“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上,有两场音乐会将上演AI创作的作品。音乐与科技,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上海民族乐团《零·壹|中国色》国乐与AI音乐会是全国首场由AI创作的民族音乐盛宴,在AI作曲的基础上,演奏家们的二度创作让作品传递出个性与情感。北京交响乐团带来的科技交响乐组曲《交响编码》第四乐章《时空隧道》也由AI创作。
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介绍,在作曲家的描述和指导下,AI生成了从17世纪至现代多种时期风格的交响乐片段,包括巴洛克时期风格、古典风格、浪漫主义风格、印象主义风格、20世纪与现代派风格。通过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瞬间切换,实现一次“时空穿越”之旅。“这是对于人类与AI人工智能之间关系的一次探讨。”李长军说,“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AI还是不能取代人类作曲家,但我们会不断探索,如何用AI更好地辅助创作,并推动交响乐与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创新。”

上海交响乐团参演“时代交响”
展演中有不少作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央民族乐团《故宫之声》是一场以故宫为舞台的沉浸式视听盛宴,贵阳交响乐团《“吟游他乡”中国当代作品》音乐会带领观众在乐声中一览西南秘境、黄土高坡、盛唐辉煌、当代哲思,苏州交响乐团的《盛世繁花》音乐会让昆曲、苏州评弹等传统曲艺,与二胡、中提琴等中西乐器交相辉映,宁波交响乐团的《印象宁波》音乐会通过交响乐和琵琶独奏,展现宁波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杭州爱乐乐团《大地·江湖》音乐会中,能听见浙江乡音的韵味。
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唐峰介绍,《故宫之声》采集了故宫下雨时“千龙吐水”的声音、古建筑檐下的风铃声、夜里雪落下来的声音……“从这些采集而来的音源出发,作曲家们创作出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具时代创新感的音乐作品。《故宫之声》仍在打磨中,期待给上海的观众带来惊喜。”
原标题:《10家全国优秀乐团齐聚上海:讲好中国故事,共奏时代之声》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董天晔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