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超
在决胜“十四五”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凝心聚力的战略举措,以严明纪律与激发担当的辩证统一,彰显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治理智慧。这场看似收紧约束的自我革命,实则是通过制度性重塑,为党员干部创造更为清朗的干事环境,实现从严管党与活力释放的有机统一。
严明纪律的本质是构建制度化的活力释放机制。现代组织理论揭示,适度的约束规范能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升组织运行效率。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通过清晰界定权力边界,消除模糊地带,使党员干部在制度框架内获得更大行动自由。这种约束不是限制而是赋能,当人情往来、利益输送的暗门被关闭,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自然形成;当形式主义的枷锁被打破,真抓实干的氛围油然而生。历史经验表明,纪律约束越刚性,组织活力越充沛,恰如江河堤岸愈坚固,奔涌浪潮愈磅礴。
优良作风的培育是打造可持续治理能力的基石。作风问题恰如政治生态的免疫系统,关乎党的肌体健康与治理效能。中央八项规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重塑政治伦理,构建起权力与责任、信任与约束的现代治理框架。这种作风革命不仅修复了政治生态的免疫系统,更实现了治理体系的迭代升级。当“关键少数”以“君子检身”的自觉守牢底线,遵规守纪便从组织要求转化为价值认同;当“绝大多数”以“与人不求备”的胸怀相互砥砺,清正廉洁便由制度约束升华为政治文化基因。这种政治伦理的重构,恰如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出可持续的治理能力,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容错机制的构建是激发改革动能的制度性安排。改革进入深水区,必然触及利益藩篱,制度创新需要突破既有框架。管理学中的“风险决策模型”表明,合理的容错空间能提升决策质量。中央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通过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容错判定标准,既划定红线底线,又留出创新空间。这种制度安排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将“试错权”转化为改革权:当改革者不必因探索失误而顾虑,创新活力自然充分释放;当实干者获得组织赋能,攻坚克难的勇气必然倍增。这种制度性松绑,正是打开发展新境界的金钥匙。
严的基调是政治生态的清新剂,好的作风是治理体系的润滑剂,活的机制是改革动员的催化剂。当纪律约束转化为行为自觉,当作风转变内化为文化基因,当制度创新激发改革动能,广大党员干部必能在遵规守纪中放开手脚,以“挺膺担当”的奋斗姿态,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