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净除顽疾:乌鲁木齐重拳整治建筑垃圾 建立“源头—运输—处置”全流程监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2:11:00    

4月12日,在水磨沟区振安街南学校(校区)工程项目现场,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施工人员在清理装饰装修材料垃圾。 (全媒体记者雷婷摄)

近日,米东区丰源社区干部联合物业工作人员,清理新建小区旁的建筑垃圾等。(受访者供图)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牟敏 郭军鸽 盖煜 唐红梅 贾梦妍 王磊 史传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多。如何将建筑垃圾从“隐形负担”转化为“发展养分”,已成为检验一个城市治理智慧的重要标准。

在乌鲁木齐市2025年春季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里,相关部门将加快消减存量违规倾倒的建筑垃圾,重点纠治增量违规倾倒问题,强化建筑垃圾信息化监管,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

通过这些举措,乌鲁木齐市将进一步规范城市生产生活秩序,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行动解读】

建筑垃圾是指建筑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和其他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不及时清理,不仅影响市容环境和城市面貌,还会带来扬尘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牵头制定《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方案》,全面排查违法违规倾倒的存量建筑垃圾,建立排查整治台账,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依法查处未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以及超范围处置建筑垃圾行为;加大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监管,严格落实“一不准进、三不准出”制度;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违法倾倒、无证清运、未密闭运输、超载超限、沿途遗撒等违法行为。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将进一步强化建筑垃圾处置监管,坚持问题导向、严查快处,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管理有序的建筑垃圾处置长效管理机制。

【行动现场】

4月12日16时许,在水磨沟区振安街南学校在建工地上,记者看见工人正在指挥挖机,将工地上的建筑垃圾装填至垃圾车内。

这些垃圾主要是包装建筑材料的塑料及纸箱。清理前,这处垃圾堆放点用绿色网袋覆盖。

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振安街南学校(校区)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华川说,目前工地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建筑垃圾主要是塑料包装袋、编织绳以及纸箱等物,每隔几天都会清运一次,这些建筑垃圾将会运至米东区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

垃圾车驾驶员金万寿说,在工人装填完后,他还要把外溢的塑料垃圾归拢至车厢内,用篷布覆盖、捆绑结实后才能驶出工地。

水磨沟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站长赵昱介绍,目前水磨沟区有建筑工地92个,正在施工的有73个,乌鲁木齐春季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始后,他们已对全区工地全覆盖专项整治检查,确保场地内有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并及时覆盖,及时清运。清运时,对车辆车厢覆盖,严禁上路抛撒垃圾,并在指定的地点倾倒建筑垃圾。

在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国道社区百商小区,废弃家具杂乱堆放至入口处,不仅占用居民活动空间,也影响美观。

“前两天刚下过一场雨,居民反映这些旧家具受潮后散发出臭味,还有虫子在里面繁殖,希望我们能帮忙清理掉。”国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邹嘉仪说。

邹嘉仪立即前往小区,对堆积的建筑垃圾全面排查,考虑到联系专业清运团队成本较高,社区决定不等不靠,自行组建清理队伍。

4月12日,国道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便忙活起来,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有的着手搬运小件垃圾,还有的利用绳索、撬棍等简易工具拆解搬运大件垃圾。

“我也来搭把手。”居民马春林下楼遛弯时看到社区正在清理小区内的建筑垃圾,便主动上前帮忙,慢慢地邻居们陆续加入清理队伍,一起为小区环境美化出力。

邹嘉仪说,社区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加大对各小区环境卫生的巡查力度,时时监督垃圾堆放量,做到垃圾日日清、周周整,为大家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米东区丰源社区辖新建楼盘,小区周边因陆续装修的住户多,产生的装修垃圾多,尤其是大件的木材、废弃的家具、瓷砖等,影响环境卫生,更让过往市民、车辆出行不便。

社区立即行动起来,出动挖掘机,将建筑垃圾拉运走。

“来,我们先规整一下,小心钉子,别扎着手……”社区干部龚金强一边干活,一边叮嘱身边的同事。

此前社区联合环卫部门对建筑垃圾进行了清理,但垃圾每天都在产生,随着气温升温,不及时处理,还会产生异味。

“尤其是雨后,垃圾混杂着泥沙,搞得路面也不干净了。”周围居民冯永军说,但看到社区干部和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动手清理,他也闲不住了。

“我也帮了会儿忙,把垃圾推上了车。”冯永军说。

丰源社区将利用一周时间,摸排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等,让居民居住的环境更好。

这两天,在经开区(头屯河区)头屯河街道平安社区平安小区1号楼3单元侧面,一闲置的土灶也被清理。

平安社区党委书记李娜介绍,土灶长期闲置,久而久之成了建筑垃圾,也成为居民来往通行的“烦心事”。随着气温逐渐攀升,土灶周围还堆积了一些生活垃圾,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影响社区环境。随后,社区联合物业及相关部门,一同将积存已久的废土、砖块等垃圾清运,并使用专业设备对土灶及周边区域进行清洁,还路于民。

与此同时,4月11日上午12时,在白鸟湖街道临近马家庄村的一处空地,经开区(头屯河区)城市管理局的巡查人员发现一处建筑垃圾,有泥土、砖块、塑料等。随即,该局工作人员调集专业的车辆,对现场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十几分钟后,建筑垃圾被清理干净。

记者从经开区(头屯河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西湖街道、白鸟湖街道等区域人员稀少、地缘空旷,是建筑垃圾违规倾倒的重点区域。连日来,城管局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沿线巡查,一边排查、一边处理,确保违法违规倾倒的存量建筑垃圾及时、有序转移。

经开区(头屯河区)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容卫生管理站站长黄新疆说,经开区(头屯河区)城管局的工作人员每天分组对区域内的道路逐一巡查,主要针对无主空地、公共区域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地存在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集中清理。发现建筑垃圾后,采用“人工+机械”的方式及时处理,对于小部分机械到达不了的区域,进行人工处理,以保障发现一处及时清理一处。

同时,在清理建筑垃圾的同时,经开区(头屯河区)城市管理局按照垃圾分类的方式,对土块、砖块、钢筋等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其运送到不同的场地进行处理。

经开区(头屯河区)城市管理局也鼓励各街道和社区的居民发现建筑垃圾及时反馈,该局及时赶到现场予以处理。

位于河南东路的一处老家属院由于前期改造施工、居民装修等原因,遗留了大量建筑垃圾,不仅影响小区的美观,还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高新区(新市区)二工街道河南东路社区了解情况后,通过“智高新”平台发动党员、单位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等力量,共同参与此次清理行动。在清运现场,大家协助装车、清扫地面,保障清运工作有序进行。

连日来河南东路社区已经对6个老旧院落遗留的建筑垃圾等进行集中清运,为居民营造更加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河南东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孙悦说,社区将持续开展好巡查整改,也会通过居民议事会提升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使老旧小区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这两天,达坂城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深入柴窝堡街道闲置空地、各类工地周边等巡查,尤其是对曾发生过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的点位进行重点盯防,严防问题反弹。

“达坂城区地大点多面广线长,通过加强巡查等方式,对于发现的无主建筑垃圾已经及时清理。天气转暖,随着开工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会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加强与各区县联动,聚焦与其他区县交界的地方等薄弱点,对乱倾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达坂城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市政市容环卫管理站站长秦磊说,也会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违规处置行为的发生。

【市民声音】

在米东区文化路社区,热心居民马健身兼楼栋长与志愿者双重身份。这两天,他积极投身于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带动邻里一同清理建筑垃圾,为扮靓社区环境贡献力量。马健感慨道:“社区环境好了,大伙住着心情也舒畅。环境卫生可不单单是社区或者环卫工人的责任,需要我们一起动手,共同维护。”

如今,越来越多居民踊跃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齐心协力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国道社区天际小区居民杨利难掩喜悦:“真没想到,短短一天,那么多建筑垃圾就清理干净了,还实现了专门管理。社区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保洁员随时清理垃圾,现在小区干净整洁,住得太舒心了!”

经开区(头屯河区)文苑社区啤酒厂小区的居民刘勇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回忆说:“前几天,小区里堆着破旧沙发、床垫、桌椅,还有旧衣物鞋子,既不美观,又妨碍出行。这两天,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集中清理,12号我出门一看,垃圾全没了,这个周末都过得更愉快了。”

高新区(新市区)河南东路一老旧小区的居民张庭臣,看到志愿者清理院落垃圾,也主动上前帮忙。他称赞道:“社区和志愿者不等居民开口,主动打扫清理,把院子里遗留的建筑垃圾和废旧家具都收拾干净了,老旧院落焕然一新,我们住得更舒心。”

在乌鲁木齐县托里乡,清运、装车工作有序开展。托里乡出动机械设备,党员干部、村民和志愿者共同发力,对堆积的建筑垃圾进行集中清理。附近村民范小平说:“以前这些垃圾就堆在这儿,影响村里环境卫生,还有安全隐患。现在清理后,看起来清爽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