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陆雨婷
4月18日,在第30个“世界阅读日”来临之际,“23.5°N村日音阅派对”暨北回归线·中国先锋诗歌创作杨村驿站揭牌仪式在杭州双浦镇下杨村举行。

双浦镇供图
作为西湖区2025年“阅西湖”全民阅读月的子活动之一,本次活动以诗书为媒,音乐为伴,通过民谣弹唱、诗歌朗诵、乡土阅读等多元形式,让书香浸润乡村,让诗意点亮生活。
现场,“北回归线”诗社创始人、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梁晓明和下杨村党总支书记余华琴为北回归线·中国先锋诗歌创作杨村驿站揭牌。
“诗歌不是书斋里的文字游戏,它需要与土地对话。”梁晓明坦言在双浦找到了“最适宜诗歌生长的土壤”。“双浦镇有积极开放的文化态度,提供了一块亲切友好的土壤,吸引诗人前来创作。”
4月的下杨村满目新绿,碧绿的麦田、波光粼粼的铜鉴湖环抱着小桥流水的村庄,一派田园风光。早在800年前,南宋诗人杨万里两次途经下杨村,看到村里美景,留下了《过杨村》和《杨村园户栽芙蓉花为堑一路几数万枝》两首诗。

双浦镇供图
如今,下杨村里依然延续着这份诗意。铜鉴湖畔,“湖山入眼新”原创诗文朗诵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村里陈列着石碑牌坊遗迹的文化礼堂、绘满了治愈系漫画的步行街、拥有智能充电座椅的小公园,旧厂房改造的复古咖啡馆、诗词和花艺结合的宋韵插花研学基地,不仅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也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和青创人才到乡村创业,在乡风传承中共同营造未来乡村的向往生活。去年,下杨村还成功获评杭州市艺术乡建特色村。
未来,下杨村不仅是诗人创作的驿站,更是文艺与乡土碰撞的舞台。通过这一平台,希望更多诗人走进双浦,让诗歌与田园对话,让艺术与乡愁交融。
“转载请注明出处”